8月12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牵头筹建的河南省乡村服装产业联盟在郑州正式成立。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向杰、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赵栓成、省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曾凡学、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曹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处二级调研员李丽、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张勋、郑州市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孙立等出席大会。来自全省服装产业链上下游的120余家品牌企业、生产企业、供应链企业、院校及服务机构代表共同见证。
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郑州市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孙立当选为首届轮值理事长,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张勋当选为秘书长。联盟首批吸纳114家成员单位,覆盖生产、设计、贸易、供应链、院校及服务全链条。
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从业人员超480万,建成“巧媳妇共富工坊”7000余个,带动近20万家庭脱贫。但同时也面临企业规模小、合作松散、订单不稳、人才短缺、联农带农机制不完善、数字化转型滞后等挑战。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资源、构建协同机制,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向“集群发展”,深度赋能乡村振兴。
深耕乡村 强链补链,联盟核心任务明确
作为首任轮值理事长,赵孙立表示,联盟将秉持“共建、共享、共赢”宗旨,凝聚全省力量,重点推动产业向集群化、数智化、品牌化升级。核心任务包括:通过建设“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网络、推广“订单下乡+技能培训”模式,将产能下沉至县域乡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坚持绿色生产与权益保障,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联盟秘书长张勋在工作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联盟的具体规划。联盟将着力搭建“河南服装产业服务平台”,构建“一体系十中心”支撑架构。其中,“河南省服装企业信用共建体系”计划收录500家以上优质生产企业建立行业“白名单”。“十大服务中心”涵盖订单调配、面辅料集采、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与装备、供应链选品、检验检测、时尚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服务、跨境电商服务,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解决信息孤岛、订单匹配、成本控制、品质提升、销售渠道、人才培育等核心问题,赋能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政府赋能 协同聚力,共筑乡村振兴基石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赵栓成在讲话中指出,联盟的成立是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推动服装产业深度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他强调,联盟未来应聚焦三大任务:强化产业链协同与数智化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确保农民切实受益;着力打造“河南服装”区域品牌,提升产业整体形象与价值。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提供政策、资源和试点支持,与联盟各方凝聚合力。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向杰介绍了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联盟的核心定位是成为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多方资源的枢纽平台、深化产供销与技术协同的赋能平台、规范市场秩序与提升议价能力的主导平台、以及连接政企与研判产业趋势的桥梁平台。王向杰表示,作为链长单位,省文旅厅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统筹推进联盟各项工作,并呼吁高校、协会、企业加强协同创新与应用,共同推动河南乡村服装产业成为富民强省的有力支撑。
曹路详细阐述了联盟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对联盟下一步工作推进提出了具体要求。
服装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被视作乡村振兴的“天然盟友”。联盟将充分发挥其“市场容量大、就业带动强、富民效果好”的独特优势,在省农业农村厅、文旅厅的指导下,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努力将河南丰富的乡村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石。